2025 年 9 月 4 日,银行板块 A 股市值重回 11.31 万亿元,反超电子板块,再度成为 A 股第一大板块。在板块走势强劲的背后,银行业从业人员的薪酬状况同样引人关注。随着 A 股上市银行 2025 年半年报披露收官牛股远期策略,42 家银行、约 260 万名员工的薪酬数据浮出水面。
Wind 数据显示,上半年银行业人均月薪 3.02 万元,同比微增 1300 元。股份行与东部城商行以超 4.5 万元的月薪稳居第一梯队,国有大行及偏远地区城商行则分列二、三梯队。
此前,市场常热议高管薪酬较高,银行员工高薪为"被平均"。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,薪酬数据背后暗藏多重新变化。银行通过薪酬资源向基层倾斜、强化县域薪酬配置等方式优化分配结构,薪酬改革已从"控高"走向"提低"与"风险约束"并重的深水区。管理层降薪成为新趋势。虽然半年报中披露高管薪酬数据较少,但从去年年报来看,33 家 A 股上市银行管理层薪酬总额同比下降,最高降幅达 82.4%,且"反向讨薪"机制持续落地。
银行薪酬形成梯队由于半年报通常不披露员工数量数据,第一财经依据 Choice 终端数据,采用合并报表中"期工资总额 =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+ 期末应付职工薪酬 - 期初应付职工薪酬"的公式,计算各家银行期间支付的薪酬金额,再结合去年末银行集团员工总数,得出平均薪酬水平。
根据该测算,2025 年上半年银行业人均薪酬为 18.1 万元,平均月薪 3.02 万元,较去年同期微涨 1300 元,扭转了去年上半年人均降薪 5300 元的趋势。
从人均薪酬额度来看,头部股份行、东部地区强势城商行位居第一梯队,人均月薪超过 4.5 万元。其中,招商银行、南京银行人均薪酬保持 5.05 万元、4.82 万元的高位。宁波银行、兴业银行、北京银行分别以人均薪酬为 4.54 万元、4.54 万元、4.52 万元紧随其后。中信银行、浙商银行、江苏银行、上海银行、成都银行、平安银行上半年人均月薪也都超过 4 万元。
薪酬的第二梯队为国有大行,人均月薪范围在 2.5 万元至 3 万元区间。国有大行因为分布地区广,下沉网点更多,因此平均薪酬通常相对较低。中国银行上半年人均月薪为 2.82 万元,交通银行为 2.75 万元。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、农业银行、邮储银行的人均月薪分别为 2.63 万元、2.62 万元、2.52 万元和 2.49 万元。
第三梯队则为部分偏远地区的城农商行牛股远期策略,人均薪酬在 2.5 万元以下。例如郑州银行、西安银行 2025 年上半年估算的人均薪酬为 2.47 万元、2.28 万元。
然而,统计薪酬与员工实际感受存在差距。华南一家银行的中后台人士告诉记者,大多数银行机构会在上半年发放年终奖金,因此平均薪酬可能会较下半年更高。此外,薪酬包中包括福利待遇及缴税,以及所统计合并报表财务支出和员工包括银行子公司等因素,因此可能和员工实际感受到的月薪存在一定差距。
广东一家银行的员工林静 ( 化名 ) 告诉记者,近年来 KPI 的压力在逐渐增大,贷款指标、存款指标双向承压,对薪酬存在一定影响。被平均背后,同一岗位的员工薪酬差异实际在放大。
林静告诉记者,在她所在的银行网点,一笔 10 万元的贷款,假设一年利息 4000 元,提成比例是 2.5% 左右,也就是 100 元。客户经理提成 50%,即 50 元,这部分资金还需要看业绩指标的完成情况才能兑现。而随着业绩下降,今年上半年,林静到手的提成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了近两成。这已经是连续两年下滑了。
关键管理层薪酬下降为新趋势银行高管降薪已成为行业新趋势。2025 年上半年,多家银行关键管理人员薪酬出现明显下调。以郑州银行为例,该行上半年关键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 5957 万元,较去年同期的 10388 万元大幅下降。
尽管部分银行半年报未详细披露高管薪酬数据,但第一财经记者根据 Choice 数据及 2024 年银行财报统计发现,42 家 A 股上市银行中,有 33 家银行管理层 ( 包括董监高 ) 薪酬总额同比下降,占比达 78.5%,最高降幅达 82.4%。
例如,光大银行 ( 601818.SH ) 2023 年高管年度薪酬总额为 2394.3 万元,2024 年降至 983.4 万元,降幅约为 58.9%。长沙银行 2024 年高管薪酬总额降至 248.5 万元,2023 年为 1411.1 万元,降幅约为 82.4%。
部分原本高薪的股份行高管,降薪也较为明显。光大银行副行长齐晔、副行长杨兵兵、董事会秘书张旭阳 2024 年税前薪酬均在 150 万元上下,都较 2023 年出现不同幅度下降。招商银行 ( 600036.SH ) 行长王良 2024 年薪酬 296 万元,与 2023 年的 345.32 万元相比下降了 14.23%。
在今年中报中,高管降薪、强调价值创造已成为不少银行薪酬结构改革的关键词。
农业银行表示,持续加强县域青年英才选拔培养,激励年轻员工扎根基层,在服务乡村振兴一线干事创业。倾斜配置县域薪酬资源,加强基层员工关心关爱 ; 工商银行在中报中表示,坚持维护公平和激励约束相统一的分配理念,传导集团经营管理战略目标,加强薪酬资源向基层员工倾斜 ; 招商银行在中报中指出,遵循"价值引领、工效挂钩、风险约束"的薪酬管理原则,坚持"能高能低,多劳多得"的薪酬支付理念。
值得注意的是,反向讨薪机制也在日益完善。多家银行在中报中披露了薪酬追索机制的最新进展。
例如,郑州银行在半年报中指出,根据监管要求及经营管理需要,该行建立了与薪酬延期支付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相关的机制,以完善薪酬激励约束机制,缓释各类经营和管理风险。
招商银行表示,报告期内,公司按照相关办法,对出现违法违规违纪行为或职责范围内风险超常暴露等情形的,根据情节轻重对相关人员绩效薪酬执行了扣减、止付或追索扣回。招行此前在 2022 年、2023 年均披露了反向讨薪的数据,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分别为 5824 万元、4329 万元,两年合计追回超 1 亿元。不过,此后该数据一直未披露更新。
一名银行业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,薪酬改革持续推进背景下,高管薪酬压降是大势所趋,薪酬将更向基层倾斜,银行业此前存在的"被平均"情况会日益减少。大方向来看,目前多数银行的薪酬发放原则是,银行的薪酬总包要和本行业绩挂钩,如果营收盈利下降,薪酬可能就会受影响。薪酬的结构性调整、向价值创造的岗位倾斜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上市银行薪酬水平并不代表银行业整体薪酬情况。
中国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周更强等人曾在《上市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、趋势及发展建议》一文中表示,从整个银行业来看,中国有 4000 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,上市银行仅是其中少有的佼佼者,而大部分的城商行、农商行、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受各种客观因素影响盈利能力相对较弱,人均薪酬也远远落后于上市银行水平。
来源:第一财经 牛股远期策略
洪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